2025年9月19日9:45至10:30,腾云航空科技(深圳)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俊鹏先生受邀走进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江门校区,为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2025级新生带来一场主题鲜明、内容详实的无人机科普讲座。本次讲座同时进行线上直播,覆盖新能源汽车技术、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、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、机电一体化、应用电子技术、电气自动化、智能控制技术、工业机器人8个专业,近1300名新生现场参与,有效拓宽了学生对无人机应用技术的认知边界,为其职业发展注入跨领域新视角。

作为低空经济与无人机领域的行业专家,刘俊鹏总经理以“低空经济无人机新职业机遇” 为核心,结合《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》(2024年1月1日起施行)及行业实践,从政策法规、无人机分类、执照体系、就业前景四大维度展开讲解,让抽象的技术知识与实际应用场景深度结合。

在政策法规板块,重点解读了无人机飞行的“合法前提”:根据条例规定,操控小型、中型、大型民用无人机需取得中国民航局(CAAC)颁发的操控员执照,轻型无人机在管制空域飞行需经培训合格,而微型、轻型无人机在120米以下适飞空域飞行虽无需执照,但需遵守实名登记等要求。他通过 “国家无人驾驶航空器一体化综合监管服务平台” 的空域查询案例,直观展示了深圳等地区的适飞空域划分,让学生清晰理解 “哪里能飞、怎么申请” 的实操逻辑。

无人机分类与执照体系讲解环节,刘总针对智能制造专业特点,重点介绍了多旋翼、固定翼、垂直起降固定翼等主流机型的应用场景—— 如多旋翼无人机在工业设备巡检中的灵活性、固定翼无人机在大范围测绘中的高效性,并结合重量分级(微型<250g、轻型≤7kg、小型≤25kg等),梳理了 “视距内操控员(半径≤500米)、超视距操控员(半径>500米)、教员证” 三级执照的报考条件与适用范围。“超视距驾驶员飞行满100小时可申请教员证,这对想进入职业培训领域的同学是重要路径。” 刘总的解读为学生提供了清晰的技能提升方向。

就业前景部分,结合全国及地方政策红利(如云南“通用航空县县通”、广东 “无人机产业集群建设”、福建 “低空旅游94亿收入目标”),列举了无人机在智能制造相关领域的跨界应用:新能源场站(风电、光伏)巡检、汽车生产车间物流配送、工业机器人协同作业监测、智能工厂测绘建模等,同时覆盖消防、农业、通信、环保等10余个行业场景。他引用数据指出,截至2023年底全国无人机操控员执照持有者仅19.4万人,而市场缺口达100万人,“智能制造专业学生若掌握无人机技能,将在‘无人机+工业’赛道具备独特竞争力。”
讲座现场互动氛围热烈,新生围绕“专业与无人机的结合点”“考证时间规划”“行业薪资水平” 等问题积极提问。针对 “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如何对接无人机应用” 的疑问,刘总举例说明:“无人机可搭载红外检测设备,对新能源汽车充电场站的电池储存区进行温度巡检,效率是人工的3倍以上,这正是跨专业技能的价值所在。” 详实的案例与实用的建议,让学生对职业可能性有了更具体的想象。
“这场讲座为智能制造专业新生打开了‘技术融合’的窗口。”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院长表示,学院始终聚焦 “产教融合、岗课赛证” 培养模式,此次邀请行业专家进校园,不仅填补了学生对无人机技术的认知空白,更搭建了 “专业学习与行业需求” 的桥梁。不少新生课后反馈,“原来无人机不只是‘航拍工具’,还能和我们的专业深度结合,接下来会关注考证信息,为未来就业多做准备。”
此次科普讲座的成功举办,既是腾云航空践行“行业资源进校园” 的体现,也是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推进 “应用型人才培养” 的重要举措。未来,双方或将进一步探索校企合作路径,如无人机技能培训、实习基地建设等,助力更多智能制造专业学生成长为 “一专多能” 的复合型技术人才,为低空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注入新生力量。
供稿:李健雄
图片:李晶晶
初审:周杨
复审:祝常红
终审:姚柏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