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院新闻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新闻中心 -> 学院新闻 -> 正文

我院师生团队携创新项目亮相第十八届“挑战杯”校赛决赛

发布日期:2025-03-18     点击量:

2025年3月13日,第十八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赛决赛圆满收官。由我校彭坚、林容芳、侯振洪三位教师联合指导,曾俊涛、林荣泽、温壹蔓三位学生组成的科创团队,携自主研发项目《海面定高飞行军事与科研低成本无人机研发》亮相赛场。团队凭借前沿的科技创意、扎实的实践成果和出色的临场发挥,在决赛中展现出华商师生锐意创新的精神风貌。

跨域协作,深耕技术创新

该项目聚焦无人机技术革新,旨在解决传统海面定高飞行设备成本高昂、适应性不足的痛点,为军事侦察与海洋科研提供低成本、高精度的解决方案。备赛期间,彭坚、林容芳、侯振洪三位教师发挥各自专业优势,形成“技术攻关-数据分析-应用落地”的全链条指导模式。团队师生历时数月,从理论建模到原型机试飞,反复优化飞行控制系统与轻量化结构设计,攻克多项技术难题。学校实验中心、产学研合作基地也为项目提供了设备支持和场景验证资源,充分彰显我校“以产促研、以研哺教”的育人理念。

路演答辩,诠释科创实力

决赛现场,温壹蔓同学作为主讲人,以“无人机技术赋能海洋探索”为主题,通过动态演示与数据对比,生动阐释了项目在精准定高算法、抗干扰通信模块及低成本材料应用上的创新突破。其演讲条理清晰、台风稳健,尤其在阐述无人机于军事隐蔽侦察与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实际应用时,赢得评委高度关注。答辩环节中,面对评委提出的技术细节与市场前景问题,曾俊涛、林荣泽两位同学结合实验数据与行业调研逐一回应,逻辑缜密;温壹蔓则从用户需求角度补充案例,三人默契配合,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团队协作能力。评委组评价该项目“兼具国防价值与科研实用性,为无人机低成本化提供了可行路径”。

以赛赋能,锻造工匠精神

赛后,指导老师侯振洪表示:“项目从实验室走向赛场,既是技术成果的检验,更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锤炼。三位同学在跨学科协作中展现了极强的学习力和执行力。”近年来,我校持续深化“赛教融合”模式,通过组建跨专业师生团队、对接产业需求、搭建创新孵化平台,助力学子在实战中提升创新能力。此次参赛作品的成功研发,正是学校“新工科”建设与国防教育融合的典型案例。

挑战杯赛事不仅是创新成果的竞技场,更是青年学子科技报国的实践课堂。未来,我校将继续锚定智能制造、海洋科技等战略领域,培育更多“敢创新、能落地、有担当”的高素质技能人才,为国家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贡献华商力量!供稿:侯振洪老师


排版:黄杰

初审:王秋茹老师

复审:周杨老师

终审:姚柏洲老师

广州校区:广东省广州市增城荔湖街华商路2号  | 江门校区: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华商大道1号 

招生热线:020-32882222 | 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| 粤ICP备12007829号